欢迎来到福建省起跑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Q:什么是自闭症?
A: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以 ① 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② 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 为主要特征。 1985年前自闭症的患病率仅为2-4/万,被认为是罕见病。1985年后患病率逐渐上升,2000年以来各国报道患病率急剧上升。目前,自闭症发病率约为1%-2%,已从罕见转为常见病。因此,如果一个孩子被专业自闭症医疗机构诊断为自闭症,家长不要过于惊讶,因为目前来说自闭症就是这么常见。
Q:自闭症和孤独症一样吗?
A:一样。自闭症的专业名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称ASD,孤独症和自闭症是其英文的两种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所使用。
Q:福州自闭症的成因是什么?
A:科学家曾试图从基因突变上解释自闭症成因,十年前,麦克•威格勒提出自闭症基因致病理论,启动了该领域的研究革新。但很遗憾,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研究信息表明特征性的某个基因段的异常。另有一部分专家从环境因素着手,基于重金属、怀孕、肠道微生物、过敏和自体免疫等等假设得出治疗方法,后也没有发现特征性变化。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自闭症?答案是:病因未知!自闭症是典型的复杂疾病,个体差异大,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病因,这已成为了自闭症界的共识。
Q:福州自闭症儿童的一般表现有哪些?
A:①社交情感互动的缺陷。如:不看对方眼睛说话、不能适时回应对方的谈话、不能读懂他人表情、不能辨别真假话语等。
②在社交互动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如,不明白别人对他摇头或者眨眼睛需要他做什么,不会使用表情、眼神或手势交流等。
③理解、执行社会规则困难,建立、发展、维系和修复人际关系的缺陷。如,上课不坐下、课堂中随意喧哗、不理会玩伴、无法进行持续游戏等。
④刻板或重复的躯体运动,使用物体或言语。如,简单的躯体刻板运动、摆放玩具或翻转物体等。
⑤坚持相同性。如,对微小的改变很痛苦、难以改变、僵化的思维模式、需要走相同的路线或每天吃同样的食物。
⑥高度受限的固定兴趣。如,对不寻常事物的强烈依恋或先占观念、过度的局限或持续的兴趣。
⑦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或在对环境的改变方面不同寻常的兴趣。如,对疼痛/温度的感觉麻木。
Q: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表现有哪些?
A: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具有与自闭症同样的社会沟通、交往缺陷和局限、重复的行为兴趣,在分类上与自闭症同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但又不同于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异常行为状态早期并不明显,并且常与儿童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等混淆。研究显示,阿斯伯格综合征确诊年龄一般较晚,平均为8岁,以男孩居多。
与大部分有语言功能障碍的自闭症孩子不同,阿斯伯格孩子常常表现得口若悬河,他们的内心有交流和沟通的意愿,可以和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并分享乐趣。但是,因障碍他们缺乏人际交流和互动的技巧,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很难顾及对方的情绪,不懂得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想法,倾向于把话题转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常常让人误会他们是以自我为核心、我行我素。
因此,认识、理解阿斯伯格综合征十分重要,避免他们因为误解而得不到有效的支援,使其生存更加困难。
Q:自闭症能治愈吗?
A:目前并没有对自闭症进行有效治疗的药物。无论轻度、重度,只要尽早进行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建立基础的生存能力,未来他们都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便利生活。
Q: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内容是什么?
A:自闭症儿童的三大核心障碍是人际关系、交流和想象力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规则理解和执行的困难、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困难,以及处理问题多样性的困难。因此,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内容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因核心障碍导致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内容包括:规则、与人相处、交流、处理问题的经验、内化能力、认知阶梯和附加技能。